不需要农民种地了!农大教授研发的无人农机,能自己播种打药收割
有这样一套机器农用设备,农民只需设置好具体位置,并录入必要数据,就能够在接下来播种、施肥、打药到最后收割的每一步工作都不用再跟着完成,只需要等待机器自动完成并获得丰收就好。
这样一套机器农用设备在国外已经被普遍应用,但在中国,这还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不仅对农民的工作方式进行了颠覆,对中国的农业发展也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罗锡文带领的团队将农用设备进行了研究和再创造。
那么既然有机器农用设备,农民就不需要再辛苦种地了吗?
无人农机的功能: 机器代替农民种地?
这套机器农用设备的研发团队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罗锡文带领的团队,教授团队称这套无人农机系统可以实现水稻种植的全过程无人化完成。
所谓无人农机就是将原本需要农民来做的事情交给机器来做,在罗教授的系统中,包括了一系列先天自带“智能”的农业工具,比如自动插秧机、打药机和收割机等等这些设备,全部打包称为“无人农机系统”。
原本农民们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插秧、打药到最后收割每一步都需要繁琐的人工来完成,有了无人农机系统之后,农民们只需要输入要种植的位置和需要录入数据的必要信息,剩余的工作都交由机器来完成。
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在搬运秧苗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罗教授带领下的研究团队费时多年研究出这套系统,为了解决当地农民的种植难题,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终总结出在每一步工作中农民们所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需要做出的调整,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每一步工作研发出相应的无人农机进行替代。
在罗教授的系统中,插秧的工作是由无人机代替来完成的,无人机代替插秧何其关键的一步,这不仅意味着农民们之后不需要再进行繁琐的插秧工作,也标志着农业工具已经与时俱进,走上了科技化发展道路。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人机代替插秧都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新尝试,而且无人机代替插秧的工作也并不是简单的放飞无人机在空中飞来飞去就可以完成的,这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工作细节和技术考量。
无人机要代替插秧,就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对农田进行空中“扫描”,将田里的土壤情况、秧苗种植状况、湿度等各种信息都记录下来,并反馈给农民,农民们才能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下一步指示。
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在查看田间设施状况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在完成了对农田的“扫描”之后,无人机会对当前农田环境进行分析,得出适合插秧的最佳方案,无人机会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农民,农民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种田可是农民的大事,当然不能马虎。
无人机无法代替所有的工作,种稻的过程也比较复杂,农民们还需要完成其他物质,例如将种子放入土中育苗、定植之后,农田中还需要施肥、打药保孕、收割打谷等环节。
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在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作业前调试设备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为了保证水稻的丰收,农民们每一步都要非常谨慎,而这些工作在村子里,常常需要数十甚至数百人一起分工合作进行才能完成,这对于村子来说不仅是事务性的困扰,还是负担和麻烦。
而且水稻的种植周期比较长,这意味着农民们也需要用非常长的时间天天泡在农田里。
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在整理秧苗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无人农机系统的研发极大地方便了农民们的生活,但这还不是菜田中工作的全部内容,罗教授团队的系统中还有更先进的打药机和收割机设备。
打药机和收割机的工作其实不算插秧那么复杂,它们只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将肥料和药剂喷洒在田地上并最后收割水稻即可。
一台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在大通湖区再生稻无人农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农田的管理是一个细致复杂的系统,因为土壤本身的环境并不能保证水稻的丰收,这就要求农民在栽种水稻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观察和调整。
一台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在大通湖区再生稻无人农场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例如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较好的天气,那么水稻就可以在田地中生长更久一些,获得更多的养分,而植物的生长速度也会有所加快,这就需要农民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及时进行收割。
反之,如果天气不好,水稻在田中生长的速度就会较慢,所以不需要农民们去监测天气情况,只要收割机在设置完成之后就会自动进行工作了。
无人农机的推广: 进展顺利落地广东
自动化的进程在农田中非常顺利地进行着,随着罗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的落地,广东的农田中也先后建起了7个无人农场,其中这7个农场中已经有6个完成了设备的安装并投入使用,第7个正在进行着。
罗锡文和他的第一代水稻直播机
这并不是罗教授团队的终点,除了已经建好的7个无人农场,罗教授团队还正在其他农田中进行着30个无人农场的建设工作,而且这30个农场还不止于广东,它们可能落地中国的其他地方。
如今,罗教授团队的成果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进行了展览,这项成果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体验和参观,无人农机的推广进程比较迅速,只需要在农田中对农田环境的再创造就可以进行后续的使用。
这项技术在广东的推广进展很快,不仅因为广东地区十分稻米种植的经验并有着极大的需求,还有着广泛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在广东的农田中,农民们已经可以很快熟悉这套系统的使用方法,只需要在农田旁边将无人农机系统的设置完成后,农民们就可以大大减轻负担,空闲时做一些其他事情。
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驶向水田
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已经在广东开展了多项实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项技术的普及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将极大减轻农民的负担,而随着工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也将迎来更多的便利和高效。
无人农机在农业生产上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农田的劳作将不再是农民们的主要工作,而是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生产和管理。
无人驾驶收获作业正在进行
在无人化的农业环境中,农民的工作内容和角色将如何变化?
这一点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无人农机的思考: 农民的未来角色?
随着无人化的农业发展,农民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使用新的农机设备,还要思考自己是否还适合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无人化的农业将会催生出新的职业需求吗?
无人机操作员和维护技师等新的职业可能成为未来农业市场上的热门岗位。
与此同时,农民们也可能转向更高层次的农业管理工作,将重心放在农田的规划和管理上。
但现实中,农民在将来是否还需要劳作?
这要看无人农机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程度,如果这一系统的发展也能够推广到其他农业发达地区,那么大量农民的生活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同时,无人农机的发展也将改变当前的农业生产模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农机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并且可能与农业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相结合.
这将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持续。
无人农机还可能改变农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机器代替人工耕作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土壤压实程度,从而提高土壤质量和水分保持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也可能引发新的挑战,如如何保障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
结语
无人农机的普及将使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农民未来角色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方式将不断演变,农民需要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和工作内容,这也为农业相关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在无人化的农业环境中,如何保障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未来的农业将会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无人农机的发展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期待。
上一篇:“坟头三不动,一动穷三代”,指的哪三不动?有啥讲究?
下一篇:没有了!